### 1. 数据封装
+ 主机A首先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,这包括目的地址(192.168.2.100)和源地址(192.168.1.100)。
### 2. ARP查询
+ 由于主机A和主机B在不同的子网,主机A需要通过一个路由器转发数据包。但首先,它需要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的下一跳地址,通常是其网关(例如192.168.1.1)的MAC地址。
+ 主机A使用ARP(地址解析协议)发出一个ARP请求,以获取网关(192.168.1.1)的MAC地址。
### 3. 数据转发到网关
+ 主机A获取到网关的MAC地址后,它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MAC地址。这个数据包在局域网内通过以太网帧传输到网关。
### 4. 路由判断
+ 网关(路由器)接收到数据包后,检查其路由表确定如何到达目标网络(192.168.2.0/24)。路由器决定最佳的下一跳,并准备将数据包转发到该方向。
### 5. ARP查询(如果需要)
+ 如果路由器没有目标网段中主机B的MAC地址,它将在目标网段内发起ARP请求以获取192.168.2.100的MAC地址。
### 6. 数据转发到主机B
+ 一旦路由器获取到主机B的MAC地址,它将数据包重新封装并发送至该MAC地址。数据包通过目标子网的局域网达到主机B。
### 7. 数据包接收
+ 主机B接收到数据包,根据数据包的信息(如IP头和TCP/UDP头),处理并回应主机A,如果需要的话。
这个过程涉及了多个网络层次的操作,包括数据链路层(ARP和MAC地址)、网络层(IP地址和路由)以及可能的传输层处理。这些步骤确保了不同网络之间能够有效、准确地交换数据。